浮標和潛標在組成、系泊方式、適用水深和應用模式上各有不同,浮標通過漂流或錨系的方式工作,具有實時通信能力強、供電充足的優勢,但錨系浮標存在布收復雜、易暴露的劣勢;潛標通過錨系或坐底的方式工作,具有長期隱蔽、布設方便、不易遭到破壞的優勢,但存在實時通信能力弱、供電有限、搭載儀器少的劣勢。
浮標主要分為漂流浮標和錨系浮標兩大類。漂流浮標根據工作深度的不同分為表層漂流浮標和次表層漂流浮標;錨系浮標根據系泊方式的不同分為單錨系泊浮標和三錨系泊浮標。表層漂流浮標一般由水帆、浮球和連接纜繩組成,布放于海面及海面下固定深度。次表層漂流浮標的浮體位于水下1000~2000m的某一深度,測量相應深度的海流參數,其應用最廣的代表為Argo浮標。錨系浮標組成較漂流浮標復雜。
表層漂流浮標
錨系潛標由水下裝置(主要包括主浮體、換能器、電池艙、釋放器、沉塊、北斗浮球等)和水上控制裝置(主要包括便攜控制設備、換能器、北斗信標等)組成。
浮標夜間如何增強警示效果?2024-09-10
如何評估浮標燈光的老化程度?2024-04-17
海洋觀測的重要意義(海洋觀測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)2023-06-09